在扇面上每匹马大约只有4cm*6cm,可放大细看。
赵叔孺年方8岁,他父亲在春节里大宴宾客,席中有一位长辈林颖叔,听说叔孺小小年纪就能画马,要他出来相见,当众挥毫表演。叔孺领命,很快画出了一幅神骏的奔马,座中宾客传看,都十分惊诧,纷纷赞叹。林颖叔对赵叔孺非常赏识,第二天就请了媒人到赵家说媒,把女儿许配给叔孺。赵叔孺17岁迎娶林家女儿,夫妻恩爱。画一匹马得来一个娇妻,这是赵叔孺的一段佳话。
而赵叔孺的艺术造诣,也得益于林家颇多。他的岳父林颖叔酷爱金石书画,收藏极为丰富,翁婿二人志同道合。赵叔孺在岳父家遍观所藏精品,专心致志钻研唐宋元明古迹,苦学金石书画,不出3年,便已是成绩斐然。
赵叔孺擅长画马,主要是传承了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赵孟頫的画法,又借鉴清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西洋画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赵叔孺一生之中,绘画不过百帧,算不上多产,但他的画少而精,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
而赵叔孺所绘的山水花卉、翎毛虫草,也饶有情趣,注重形态,不落窠臼。时人对赵叔孺绘画的评价是:“斟酌龙眠沤波,山水绝似元贤,花鸟则兼宋法,浑厚之气,敛入毫芒。
赵叔孺是个全才,金石书画样样皆通。赵氏书法,不拘一格,所写小篆楹联条幅,珠圆玉润,令人喜爱。
赵叔孺还是一位出色的古物收藏家。他的书斋名为“二弩精舍”,“二弩”是汉延熹、魏景耀二弩机,为蜀汉遗弩,是赵家珍藏的古文物。由于他收藏丰富,阅历又深,因此鉴别力也很强。他的鉴定,极为海内名家所推崇。
赵叔孺父亲赵佑宸为咸丰翰林,曾为同治帝蒙师,官至太常寺卿,家中富有收藏;舅父林寿图亦为闽中大收藏家,赵叔孺从小耳濡目染,对书画颇有灵性。
1911年后定居上海提蓝桥,作书鬻画,为海上一代宗师。赵叔孺以其自身的画艺名噪海上时,从其学艺者众多。当时海上桃李最盛有三家,一为昌硕门下缶庐弟子;一为李瑞清、曾熙门下曾立同门会;另一家则就是赵叔孺了。赵氏门下弟子凡七十二人,以篆刻名家陈巨来最早,潘君诺为最后。其他如方介堪、支慈庵、戈湘岚、沙孟海、徐邦达、张鲁盦、张雪父、叶园露、厉国香等人都能传其薪火,为艺林翘楚。
此图点缀的山石花草亦认真经营布置,恰到好处。
此树繁复不乱,精巧至极。
题:“八骏图,甲子仲夏月赵叔孺写于宝松阁”,钤“时”、“棢”两白文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