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大于天,名胜于世。”说的是广胜寺寺名的来历。公元147年(东汉建和元年),在广胜寺今址处兴建了供奉佛骨舍利的俱庐舍利塔和因塔得名的俱庐寺,公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约在公元446年以后),俱庐寺庙宇被焚毁,舍利塔沦为土丘。公元769年(唐大历四年),汾阳王郭子仪上书唐代宗提议扩建寺院,并取“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之意赐额“大历广胜之寺”,才复建了俱庐舍利塔,扩建了下寺,广胜寺遂得名。

大佛殿东壁的《炽盛光佛佛会图》展示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国庙宇厅。

前佛殿东壁的《炽盛光佛佛会图》展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国穹顶厅。这里缺几个残片,据说其中就有三块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收藏(孟嗣徽在《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研究》中考证)。



下车走几步就可以看到这个牌子,就是说,水神庙并不是下寺的一部分,邻居而已。

先到上寺,上寺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天中天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创始于汉,屡经兴废重修,现存为明代重建遗物,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山门内为塔院,飞虹塔矗立其中,现存为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天启二年(1622)底层增建围廊。塔平面八角形,13级,高47.31米。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一二三层最为精致,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捏制精巧,彩绘鲜丽,至今色泽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

大门右边有一亭,在那里是拍塔绝佳地点。

两位门神狰狞可怕。

门上匾额“广胜禅院”是号称“清末第一良吏”——赵城张瑞玑的墨宝,笔力遒劲,风格独特,被纳入《中华名匾》一书。

现塔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

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第三层东、西、南、北四面施券拱门,各面正中有琉璃烧造的四大天王像,正南天王像两侧有明王驾龙琉璃像,正北则以凤凰居中,二金刚披甲跨兽胁侍两旁。

塔身第二层设平座一周,施琉璃勾栏、望柱,平座之上有佛、菩萨、天王、弟子、金刚等像。
龙脊。

冲啊,铁臂阿童木!

第二层以上塔身外表全部镶嵌有琉璃仿木构件,各层檐下俱施琉璃花罩和垂莲柱,以及屋宇、楼阁、亭台、角柱、佛龛、花卉、人物、翔凤、狮、象等琉璃构件,一层一组图案,形式多样。

各层皆有琉璃出檐,用七色琉璃装饰,琉璃仿木构斗拱与莲瓣隔层相间,第三至第十层各面均砌筑有佛龛、门洞和枋心,内置佛、菩萨、童子像,门洞两侧镶嵌琉璃盘龙、宝珠等饰物。

塔刹为宝瓶式铜铸,项轮为铁铸,流苏为绿色琉璃。

我顶!

檐角均挂有风铎,微风吹拂下能发出悦耳的铃声。

龙凤起舞。

天王威武。

我佛慈悲。

瞧仔细点。

阿弥陀佛。

一坐百年。

休息一下可以吗?

几位放假了。


留一宝瓶代替真身也是不得已。

现代管理制度,八项规定太狠了。

终于到顶了。

可算熬出头了。

塔平面呈八角形,共计十三级,通高47.31米,自下而上逐层递缩,塔檐几乎可以连成一条直线,形如锥体。


塔里不让拍,经允许拍的这个, 门神威武。

古塔展。

没去看看。

这个去了。

以后去。

也讲讲自己。
弥陀殿里的壁画。

弥陀殿后门的弥勒佛。


我去的时候,弥陀殿正在修缮,这才是我拍的,上面是网上找的。

大雄宝殿五间,悬山式。

中间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迦叶、阿难分侍两边。

靠墙列十八罗汉。

分列两边。

后面的观音菩萨,左右胁侍,一边是韦陀,一边是夜叉。

地藏殿,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明间置隔扇门,两次间、稍间置隔扇窗,两尽间砌墙。大殿为元代遗存,内部塑像及悬塑当为明代塑造。

十殿阎君分坐于地藏菩萨左右。

排排坐。

吃果果。

悬塑为一绝。

精美无比。

黄袍加身。

也算是大领导了。

细节。

毗卢殿,亦称天中天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仅明间开隔扇门,殿内光线昏暗。大殿元代遗构,明代重修。

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该殿装修上木雕棱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
里边那个黑,只拍了两张。

还有这个。

中尊为法身毗卢佛,东尊为卢舍那佛,西尊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三尊佛像两侧分别塑观音、普贤、文殊、地藏四菩萨像。
西尊为应身释迦牟尼佛。
沿四壁置木雕龛阁,做工考究,内供铁铸佛像35尊。

殿内西壁,南壁西部佛龛。

四周壁画,有八十八佛。

殿内东壁壁画局部。

东壁壁画,清代(1659年)重描过。

以后壁十二圆觉技艺最佳,因为这是明代(1513年)原作,特从网上找图来欣赏一下。

在佛像两侧,有十二圆觉菩萨像侍立,每侧六尊。


看看。

线条用色精美。

觉悟者。

一切有情皆有本觉。

有真心常住清净。
昭昭不昧。

了了常知。

五百年前的东东。

可惜不让看。

只开一扇门。

只能在黑暗中体味。

十二圆觉的名目次第,《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的记载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辨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普善首菩萨。”
毗卢殿后的民间佛像。

地上也有。


前面是地藏殿,侧门外是厕所。

题诗。

相当于今日的微博。

微信。

旁边一小殿里的壁画。

商店里可以自己印刷赵城金藏。

想试试吗?

心经。

还有这个。

回头再看一眼。

阿弥陀佛。

对面山上亭子里的佛。

骑马照塔的生意不行,哪怕挨着佛也不行。
上寺再见,俺下山去也。
凭栏袖手

















发表评论